FAQ
申請資格相關
自109年7月21日至109年12月20日止。
教育部核定之中華民國公私立大專校院(以下簡稱大專校院)。
1. 應具備中華民國國籍。
2. 學生:109學年度第一學期就讀於我國大專校院不限科系,為:
1) 四年制大學、科技大學、技術學院三年級(含)以上在學生,不含在職生。
2) 二年制大學、科技大學、技術學院一年級(含)以上在學生,不含在職生。
3) 大學、科技大學、技術學院碩士一年級(含)以上在學生,不含在職生。
4) 大學、科技大學、技術學院博士一年級(含)以上在學生,不含在職生。
3. 應屆畢業生:108學年度畢業,且於109年8月31日前取得畢業證書者 (男性須為役畢或符合免役資格) ,不含在職生。
可以,具備中華民國國籍且須佐證在學證明並者,即可申請。
否,本計畫申請之產業新星資格僅限中華民國國籍且為應屆畢業生、大三(含)以上及碩士以上(含博士)在學一般生。
可以,學校或學生須提供未來就讀研究所相關佐證資料(如:錄取通知)或切結書以示證明具在校生資格,待入學後,再補齊學籍證明。
可以的,由各校有意參加本計畫之學生,自行上傳相關履歷資料。
大專校院「統籌窗口推薦」相關
由學校統籌單一窗口至計畫網站(http://5g-jump.org.tw/)提出申請,每間學校僅限1組申請帳號、密碼,並於109年5月22日前完成至系統內勾選推薦學生之名單。
沒有,但建議由校級行政單位推派窗口擔任,先進行校內推薦甄選作業。
大專校院推薦產業新星不限科系且人數不限。
建議以曾獲5G領域相關之國內外 MOOCs 修課證明、專業證照、競賽獎項或具備實習經驗者優先。
- 須於5月18日前完成各校推薦學生名單含學生自行補足個人能力佐證資料。
- 建議學校應儘早完成推薦學生名單,報名系統將會限制學生必須滿足所有必填欄位,目前設定上傳資料檔案容量上限為10MB。
- 建議大專校院授與本計畫錄取產業新星相對等之學分(例如:可納入實習專題、校外研習學分等)。
- 進行校內甄選作業推薦優秀學生參與本計畫。
- 同意學生於就學期間參與本計畫舉辦之相關活動,如5G計畫啟動儀式暨人才海選活動、專題發表暨媒合交流活動或5G競賽等。
產業新星「甄選」相關
參與本計畫之產業新星可以自由參加人才海選活動。學生可透過計畫網站查詢「5G計畫啟動儀式暨人才海選活動」時間、地點,與企業進行媒合交流。惟因應疫情,109年可能調整為企業個別面談方式。
產業新星甄選分為二階段,第一階段由學校推薦名單後,企業根據大專校院提供的資料,進行履歷媒合作業;被邀請之學生,可參加第二階段企業媒合,與企業進行1對1媒合及交流。
第二階段面談後,於109年7月6日前,由企業通知產業新星完成報到相關手續,並於系統點選正/備取之產業新星名單,並於109年7月17日前於計畫網站公告錄取名單。
若被多家企業選上之產業新星,須提早決定要去專題輔導的企業,並於7月6日前完成報到手續。
計畫辦公室將以簡訊或E-mail通知大專校院及產業新星統籌窗口,或可隨時至計畫官網(http://5g-jump.org.tw/)及系統平台確認最新錄取情形。錄取之產業新星名單,將於7月17日公告為原則。
產業新星「專題津貼」相關
- 本計畫所稱「專題津貼」,碩士級以上(含博士)產業新星給予每人每月新臺幣10,000元;學士級產業新星每人每月新臺幣6,000元。若其他薪資福利由企業自行與所錄取的產業新星議定之。
- 勞健保原則上分為自付額與公付額,企業負擔公付額,而產業新星需負擔自付額。因此產業新星實際領取之「專題津貼」為扣除自付勞健保費用後的金額。
由企業每月撥款至學生帳戶。
學生以產業新星身分參與本計畫之專題輔導實作,並不影響產業新星到其他單位實習或工讀,然而實際依產業新星與企業簽定合約議定之。
由產業新星與企業自行議定之。
產業新星「專題輔導時程/時數」相關
因應武漢疫情關係,配合教育部規定各大專院校延後開學且畢業時間恐延後,故培育期程調整5個月,明年將依實際需求滾動調整培訓期。
產業新星之專題輔導總時數至少須達240小時(可包含計畫之線上課程、5G前瞻技術工作坊、研討會或論壇),實際依企業議定之。
產業新星至企業進行專題實作,須平均在5個月的專題輔導期間進行,實際到班時間由企業與產業新星議定之。
產業新星可與企業討論每週一至週五參與專題輔導的時間,其餘時間可由產業新星自行運用。
否,必須至企業進行。
1. 產業新星得因不可抗力之因素,並提出相關證明(例如:診斷書等資料),向企業申請專題終止,無須償還已請領之專題津貼,但涉及後項規定除外。
1) 個人報名及履歷資料填寫不實者,須繳回已請領之津貼予公司,並不得再申請本計畫。
2) 因產業新星適應不佳,由企業向本計畫提出專題終止申請並核准者。
2. 承上述情形者,統一由企業向計畫執行單位提出專題終止申請。專題津貼之計算至專題終止當日止。
其他問題
企業應與產業新星簽訂合約,明確說明企業與產業新星之權利義務,建議產業新星可在媒合期間與企業詳細討論,避免日後專題輔導期間造成相關之糾紛。
由企業與產業新星議定即可,不需透過計畫辦公室處理。
本計畫申請說明會簡報資料、大專校院產業新星選送及專題輔導申請須知、一般企業申請須知皆會上傳至計畫官網(http://5g-jump.org.tw/)供下載參考。
可上本計畫臉書粉絲專頁/計畫官網觀看線上直播說明會、下載申請須知或查詢FAQ即可得知完整的申請資訊。
凡國內依法登記之公司。中華民國境內能提供5G研發專題實作機會,得申請為本計畫之專題實作企業。
- 天線:如陣列天線、多輸入多輸出系統、巨量天線、主動式天線系統、波束成形、天線封裝/模組技術等。
- 射頻:如微波/毫米波、射頻主被動元件、射頻收發模組/射頻傳收機、射頻前端模組等。
- 晶片封測:如IC封裝/組裝、先進封裝技術、集成電路設計、IC測試、前段晶圓測試、封裝後測試等。
- 晶片/PCB關鍵材料:如高頻/高速基板(基材)、關鍵零組件、天線單元材料、射頻系統材料、構裝/製程材料等。
- 小基站/無線接取:如電信/通訊系統、無線接取技術、5G NR新空中介面、基站系統、小基站分割架構等。
- SDN/NFV解決方案:如軟體定義網路架構、網路切片、邊緣運算、網路功能虛擬化、開源軟體、白盒硬體等)。
- 5G相關應用:如智慧城市、車聯網/自動駕駛、工業物聯網等。
- 由企業統籌單一窗口,彙整內部單位或附屬機構提出企業5G研發專題與員額需求。
- 依企業需求,每一5G研發專題申請產業新星至多7名。
- 「 5G+產業新星揚帆啟航計畫」企業申請表一份,企業須依優先推動順序臚列專題實作題目。
- 檢附公司執照及營利事業登記證影本。企業不含本國設立及外國營利事業在台設立之分公司,且均不得為陸資投資企業(依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公布之最新陸資來台投資事業名錄)。(註:可至經濟部商業司公司登記資料網站查詢下載,網址:https://findbiz.nat.gov.tw/fts/query/QueryBar/queryInit.do)
- 近期營利事業所得稅完稅證明或近期營業稅完稅證明文件。
- 近一年內金融機構無退票記錄證明文件。
- 以上申請文件請加蓋公司印鑑及負責人簽章。
因政府計畫預算有限,本計畫將籌組審查委員會,針對企業提出之專題內容及員額數進行評估並核給員額數。
評估重點有:
- 企業5G研發專題與本計畫推動領域的扣合度(50%)。
- 聘用職務、工作內容與5G研發專題之相關性(50%)。
- 申請作業:依企業5G研發專議題提出人才需求之申請作業;
- 評估作業:本計畫籌組審查委員會,評估及核定企業所提出之研發專題及員額數;
- 甄選作業:企業依產業新星所投遞之履歷資料,甄選適合的人才;
- 提交錄取名單及辦理報到:企業提交錄取名單並通知產業新星完成報到相關手續。
- 企業針對每一5G研發專題至少須指派1名公司員工為指導業師,協助甄選作業以及後續專題的指導。
- 參與產業新星甄選作業,如專題媒合、參與海選活動及面談、提交錄取名單、參與本計畫各項活動等。
- 通知產業新星完成報到相關手續,並通知計畫人員報到進度。
- 於執行期間輔導每位產業新星進行5G研發專題實作及協助安排任務,並推動產業新星參與計畫之研習活動,如線上課程、5G前瞻技術工作坊、研討會或論壇。
- 產業新星之研習總時數至少須達240小時,須提出研習總時數240小時之正式證明文件及相關輔導紀錄。
- 本計畫將於期末辦理專題發表暨媒合交流活動,企業可藉此展示各項5G研發專題成果,做為公司行銷與曝光之管道。
須配合本計畫執行結訓產業新星之就業追蹤調查作業至少2年。
產業新星得因不可抗力之因素,並提出相關證明(例如:診斷書等資料),向企業申請專題終止,無須償還已請領之專題津貼,但涉及下列規定除外。
- 個人報名及履歷資料填寫不實者,須繳回已請領之津貼予公司,並不得再申請本計畫。
- 因產業新星適應不佳,由企業向本計畫提出專題終止申請並核准者。
- 承上述情形者,統一由企業向計畫執行單位提出專題終止申請。於專題終止後七個工作天前提交「專題終止申請表」。
- 專題津貼之計算至專題終止當日止。
- 若產業新星專題終止時企業可遞補員額,惟產業新星須於10月20日前(含)提出,且遞補順序以備取生為優先;若不符合需求,遞補範圍可擴大至申請本計畫之產業新星。
- 若放棄遞補,企業已請領之專題津貼將於尾款撥款時扣除或結餘款繳回。
- 企業錄取之產業新星自109 年 7月21日至 109 年 12 月 20 日止,共 5個月整。
- 依級別有不同,學士級的專題津貼為每月新臺幣 6,000 元,碩士級以上(含博士)的專題津貼為每月新臺幣 10,000 元。
- 其他相關薪資福利由企業自行與所錄取的產業新星議定之。
由本計畫撥款給企業,再由企業給產業新星。
專題津貼可彈性編列於「其他直接費用」或「直接薪資」項下(擇其一),但不能同時編列在這二個會計科目項下。若企業編列在「其他直接費用」項下,會計報表請款之「專題津貼」須列在「其他直接費用」項下;若編列在「直接薪資」項下,會計報表請款須列在「直接薪資」項下。
- 依照實際錄取產業新星人數簽約,並分2期款撥付。
- 第1期款(占計畫經費70%)於簽約後並檢附發票撥付。
- 尾款按實際支用金額結算,但不超過計畫經費之30%。於工作完成時,由企業提出本計畫當年度會計報表,於截止日前送達本計畫承辦窗口,經確認後,憑企業開立之發票撥付。
- 企業需設立專帳記載各項收支;計畫經費應直接入帳於企業之專帳帳戶,不得委由第三人代為收受。
- 企業應配合本計畫會計查帳作業,於指定時間繳交相關會計查核資料,如因會計查核資料不齊或違反經濟部報核規定,企業需無條件繳回政府款項,若經查證屬重大缺失者,3年內不得再申請本計畫。
- 計畫經費之結餘及扣稅前孳息毛額均須繳回國庫。
- 如有立法院審議預算之特殊原因,得逕行通知調整計畫經費之撥付。
無。大家可依一般勞務定期化契約微調成符合這次計畫的版本,或依各企業的內部約聘合約修改成符合雙方議定的內容。
本計畫於7/15媒合截止日後,將於計畫網站公告企業錄取的正取名單,惟考量個資問題,產業新星姓名若為三個字,中間那個字會用O標示;另外,5G研發實戰的5個月期間,產業新星須在本計畫的學習平台上,紀錄每個月到企業端進行研發實戰的任務及學習內容,以上公告及紀錄都可作為證明。
產業新星因不可抗力因素退訓,已向企業請領的專題津貼可不必返還,企業剩餘的津貼須由遞補的產業新星續領,若企業無遞補員額,專題津貼則須返還繳回國庫。
每家企業媒合帳號僅有一組,待媒合成功後才會依專題另開業師管理帳號,若忘記密碼,可從登入的入口網站點選忘記密碼即可。
本計畫的免費線上課程或客製化包班,僅提供給媒合成功的企業業師及產業新星優先使用,惟剩下的帳號數依企業數平均給予。
本場域開放時程目前訂為109年7月至109年12月。未於開放期間入選,但符合遴選精神之團隊,仍歡迎聯絡本單位,洽詢合作模式。
1. 凡國內依法登記之公司及新創業者,得申請本計畫之5G測試實證服務。
2. 數位創新基地(digiBlock C)以扶植國內數位內容及VR/AR/XR產業創新為發展主軸,其他相關領域業者若有5G測試需求,亦歡迎進行申請評估。
測試作品的內容規範說明以下:
1. 測試作品應以正面形象、不涉及腥羶色等話題。
2. 從既有作品優化升級亦或是創新研發之作品皆可進行申請。
3. 作品以「對5G特性之需求」及「民眾有感之5G應用」為優先項目。
將依照今年5G測試成果進行統整性評估,欲申請團隊歡迎持續關注5G Jump網站或DEIPO數位經濟產業推動辦公室粉絲專頁。
進行5G Living Lab測試後之作品的智慧財產權仍歸屬該進駐公司團隊,測試期間也請團隊進行資料安全等控管工作,本單位不提供任何保護責任。
本場域與電信業者合作提供5G測試服務,於協測期間提供基本資訊安全控管,進駐團隊若有其他考量,請於第一次進駐評估會議中提出討論。
5G Living Lab偕同中華電信,佈建5G企業專網 (4G+5G之NSA架構),提供3.5GHZ專屬頻段。
5G Living Lab備有5G終端測試設備(如:CPE、smart phone),2 張桌子,4 張椅子。若需電腦、VR/AR等硬體設備,煩請致電場域聯絡人徐嘉宏先生 (02)2592-2681 #318。
原則上,每一 5G 實證專案借期為 14 日,若同一公司單位進行不同驗證產品須重新辦理申請程序。
如有大型測試設備,如機械臂、電玩機台、多軸飛行器等,或需加裝或改變空間配置等需求,需於申請書內詳加說明,並配合管理單位同意。
未來規劃逐步提供相關5G其他頻段訊號(如4.8-4.9GHZ、28GHZ)。
「digiBlock C數位創新基地」係由經濟部工業局與台北市政府合作,聚焦數位內容、體感科技以及跨域新型態智慧物聯等關鍵主題之技術支援、創新促進與國際連結的創新場域。
請致電(02)2592-2681 #318,徐嘉宏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