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技術論壇

主題:【防疫新經濟 ─ 5G智慧展演新時代!】技術社群線上交流會 ▸ Q&A 精華回顧

2021/08/03伍吉郎

842 0 1


技術社群線上交流會 5G 智慧展演 虛實整合

▮ 【防疫新經濟 ─ 5G智慧展演新時代!】座談討論與QA

▮ 活動時間:2021/07/28 (三)

▮ 主持人:MakerPRO 總主筆歐敏銓

▮ 與談人:光禾感知 馮力文營運長、科碼新媒體 李昀叡執行長

 

 

感謝各界夥伴熱情參與第2場的技術社群線上交流會,以下為「直播影片」及「文字留言」精彩 Q&A 重點回顧整理,希望大家都能受益、收穫滿滿滿。

 

----------------------

 

Q. 如果要採用智慧展演的方案,主辦方應如何配合?

 

A. 馮營運長:如果我們單看自2020年疫情開始到現在,對於線上展覽的評價跟評估是不準的。因為這段時間疫情打亂策展單位的陣腳,不管實體展能不能舉辦,人潮一定不理想,能辦不能辦的變化風險大,所以線上一定要作為備案,海外參與也有困難,所以在這段時間,其實都算是不得已而為之,大家在思考的也不會是未來永續的一個效益價值,最多只是怎麼過這關,還需要這樣撐多久而已。

 

如果線上展覽是一個大家都認定要持續存在的部分的話,對於功能的要求、重複應用的想法、成本的定義就會截然不同了。現在來說,一個功能合理,不是只有好看外皮的線上展覽服務,通常都是百萬台幣的費用。當疫情過去,或趨於穩定之後,是否還有這樣的急迫性或意願,相信大家都可以理解。所以我們才會轉向新的商業模式來提供服務,唯有明確需求及合理成本,對策展方或參展廠商才是未來的解決方案。

 

----------------------

 

Q. 像 MEET TAIPEI 活動的主辦單位或是參展廠商,他們對於這樣的虛擬攤位的反應如何?跟實際上的展會相較,得到的回饋大概如何?

 

A. 馮營運長:目前為止評價都算正面,但很實際的說,我們也是一次次的學習、成長和進步,才會理解到現在對於這個需求的認知是需要扭轉的。雖然展出成效上面目前還沒有一個評估的合理標準,但不管是策展單位或是參展單位,對於線上展覽這件事的認知,都是不得以而為之。最現實的問題是,做成html形式的圖文網站,以線上展覽來說,效益是更差的。

 

目前持續都有收到各大單位來詢問線上展覽的需求,我們更希望的是在這個時間點能順利的創造商業模式的轉型,在買賣方市場中,好的做法或想法,會被反覆拉扯的成本預算給犧牲掉,但三贏的商業模式中,大家能就未來怎麼持續作生意去提出正向的支持。

 

需要線上展覽這件事已經不再是還需要觀察或是討論的了,這件事本體已經成為必然,但形式是否有被定義,我們認為是還沒的。現在全世界都在努力,有的人做的多做的深一點,但沒有人能說自己有的就是符合這個需求規格的唯一正解。

 

----------------------

 

Q. 目前臺灣智慧展演應用目前皆以專案式呈現,成本高昂,若考慮永續經營,是否還有建議較具規模化的商業模式?

 

A. 馮營運長:其實我們會開始思考最小化服務單位,以線上訂閱的模式來試圖推動一個不一樣商業模式思維的產品,主要就是因為成本、效益、適用性這三點在傳統實體為核心思維中所形成的商模,很難產生合理的價值,最終還是會落入參展廠商、策展方及IT技術方三方皆輸的情況。

 

所以將攤位價值及延伸應用以訂閱的方式,讓我們直接持續的服務需要通過展覽向外宣傳獲得商機的企業,再以這樣的模式來提供策展方成本更為合理的線上展覽方案,節約下的成本可以轉為數位行銷,或是其他的媒合資源,讓整體的效益再提升。

 

另外,根據單次展覽的攤位向參展廠商收取“參展費”的收費方式,也是實體為核心的思維,過去因為一年一展,或久久一展,所以收費要高,大家要搶位置搶時間段。這樣的習慣和模式直接帶入線上展覽,效益就會被猛烈的批評,過去參加實體至少現場還可以看到人潮挺熱鬧,名片收一疊感覺起來成效也不錯,轉成線上這些感覺都沒了,收費卻也沒有便宜。

 

在我們試圖改變的商業模式中,我們提供了策展單位可以將與參展廠商一年一次的合作機會,轉變為全年持續的服務,策展單位轉為我們服務的經銷商,除了我們可以提供費用上更為合理的線上展覽服務,讓策展單位能化整為零,主題策展外,所有因為策展單位而上線訂閱的用戶,我們都與策展單位進行分潤,持續訂閱,持續分潤,創造策展單位的持續被動收入。

 

我們希望通過商業模式的改變,去創造三方對於成本、效益、適用性這三點能三方皆贏的局面。未來更希望能將不同的第三方技術加入,持續豐富服務,創造延伸商機。

 

----------------------

 

Q. AR / VR商用需求增加,是不是能夠進一步拉動5G的商用需求?

 

A. 李執行長:5G的高寬頻低延遲特性,允許關注與表演者隨時隨地進行雙向互動展演,在戶外也都沒問題,勢必促進5G的應用情境。

 

----------------------

 

Q. 智慧型手機跟XR的關係?5G搭XR會不會帶來新的市場?

 

A. 馮營運長:我們現在做的事情,其實都是在一個逐步轉變的過程之中,所有所謂5G創想,或是很多人一碰到5G就要強調技術得非5G不可,這樣的技術,我們如果真的傻傻的去做,那就是自找死路。

 

我們自己在做的東西一定是考慮到現在這個時間點是4G跟5G共存,所以不管你的使用者是用4G或是5G我的服務端一定是要滿足你的需求跟實用,我們一定不會強迫自己在這個階段拿出一個只有5G可以做到的事情。

 

但是剛才主持人有提到像球場或是一些相關的應用我們會這麼做但我們這麼做的方式比較難從使用者的角度去解釋清楚,之前在P12的時候,以central cloud的模式傳輸可能產生的延遲問題,是5G新的架構可以有效解決的,我們現在也跟設備商討論這部分的運用方式。

 

----------------------

 

Q. 5G的優勢為取代實體佈線,若在球場做光纖佈線實為相當大龐大的工程,是否有必要性?會透過企業專網的方式達成嗎?

 

A. 馮營運長:目前實務經驗面對的狀況是:臺灣現有設備可供選擇的頻段不多,5G module 和設備的價錢也還沒降下來,若一併計算施工費、料錢及5G的不確定性,目前還不是一個可以馬上做到全面轉換的階段,但確實是我們的方向,但整體的技術演進和成本考量,還會做逐步調整。

 

----------------------

 

Q. 異地同台、AR零時差或是虛擬攤位的軟硬體設備條件?

 

A. 李執行長:當初我們發展這樣的平台是設想不管是B端C端他們其實不用特別再購置硬體,節省硬體成本也省掉擔心雲端服務的這個部分,所以在採用這樣的平台方案的時候,B端的客戶只要有手機、平板既有的終端載具,就可以實現展演,還有這樣一對一的洽談,又或者是雙向互動的表演。

 

有朋友問到說有些情境不一定是5G,那我會特別強調其實我們在尤其是異地同台真的很需要5G的低延遲,在同台的時候唱歌最明顯必須要低延遲,那另外我們留意到有一些展演其實是在戶外的,那戶外其實就隨處透過5G手機就可以實現這樣的展演。

 

----------------------

 

Q. 想請教要在家享受這樣的展演,設備方面會不會很昂貴?

 

A. 李執行長:以科碼提供的平台服務,主要訴求之一就是,觀眾以手機即能觀賞,而表演者也是以手機即可進行AR+即時串流的呈現。

 

----------------------

 

Q. 在虛擬世界的多人同時上來做互動甚至是協做,這部份兩位的服務裡面有沒有相關的一些做法跟經驗?

 

A. 李執行長:因為我們在應用研究實現多人在VR情境,AR的部分透過這樣的平台我們之後也是設想,如多個表演者同台之後,那在觀眾這一端多人同步觀賞多人同步回饋,我相信這樣雙向互動一定很過癮。

 

A. 馮營運長:如果以實體案例來說,我們現在在台中洲際棒球場協助中信兄弟對做九宮格競猜遊戲這件事情,球的落點顯示就會有要搭配轉播延遲的問題,所以我們現在是會設定一個標準時間,比如說投手要開始投球的固定標準時間,那個時間跟轉播時間其實是有落差的,那在我們後續的改版跟優化裡面5G可以把影像的傳輸跟這些相應的時間再提高。

 

另一方面,我們對於虛擬攤位和線上展覽未來的想法,其實是會有更多進一步延伸的運用的,在未來參觀攤位及互動上,我們也希望能加入avatar多人互動的機會,類似“元宇宙”的發展思維。

 

----------------------

 

Q. 這些應用敘述看起來都可以用4G或是實體光纖傳輸達成,用不到5G樣子?

 

A. 馮營運長:我們的目標是想往那個方向去做,但是很實際的狀況我們現在面對到的問題是台灣現在有的不管是白牌設備也好或著是說我們現有的設備也好,其實並沒有那麼多的頻段可以供選擇,另一方面是現在5G的這些相應的設備價錢也都還沒有降下來所以當我們把施工費跟料錢全部都一起去計算還要在把5G的不確定性算在裡面之後,我們現在還不是一個可以馬上去做到全面轉換的一個階段。但這確實是我們的方向,因為我們知道如果這樣做之後可以給我們帶來好處,只是我們要隨著整體技術的演進跟成本的演進上面我們再來逐步地去做調整。

 

----------------------

 

Q. 使用5G異地共演時,雙方接收到影像與聲音的延遲時間會大約多久?

 

A. 李執行長:目前我們這邊採用雲服務的串流技術是web rtc的模式,這部分在目前實測的延遲低於0.5秒以內,這部份我們期盼可以持續降低,針對剛剛的應用看起來都可以滿足目前在平台上的應用。

 

A. 馮營運長:我們這邊的話就還好,我們其實更期待的是多影像訊號多音源多視角的概念,就是環境裡面的多視角轉播這件事情,期望他在傳輸上可以更順暢。如果你觀看一場球賽,你去切換多視角他延遲2秒鐘跟5秒鐘其實對於一個觀看者,除非你人坐在現場,不然你不會有太大的感覺因為你只要後續的播放是順暢的就可以。

 

但我們想要達成的不是這件事情,我們想要達成的是每一個人都可以自由地去選取不同的影音內容,所以在這個不同影音的選取跟下載跟我們影像上傳的過程裡,我們怎麼樣去把延遲降到最低,這是我們想要去努力的方向。

 

另外在不同網域取用不同的通訊架構,現場觀眾一定期望更即時,因為他們觀看是沒有任何轉播延遲的,而在家中的觀眾要求的是影訊同步而不是低延遲,我們的目標是通過5G End to end 的技術去做到切分。

 

----------------------

 

Q. 是否是5G可以提供更高品質的傳輸畫面,這點4G作不到 (5G 應該可以傳輸360度無死角畫面 這個4G傳輸不了 更身歷其境)

 

A. 馮營運長:技術上當然可以,但硬體的配搭,以及用途是否構成能滿足用戶或者業主的需求,商業落地機會有待考驗。職棒從很久之前就已經有過360直播的服務了,但卻沒有辦法一直持續下去。沒有商業支持的需求,沒有人會為了設備、軟體或整合買單,但要是有生意,不管有沒有技術支持,都能野蠻成長。所以Killer Application不應該從技術發想,應該從需求定義。

 

----------------------

 

Q. 在人才培育上遇到的瓶頸或經驗? 【5G+產業新星揚帆啟航計畫】計畫帶來的幫助?

 

A. 李執行長:很感謝經濟部這次的機會,我們這方面人才的計畫已經啟動了,目前邀請同學加入我們在計畫裡面持續優化和增加各種可能性。我們先前實現在應用的範疇裡面是商務應用,在疫情下面透過我們這樣的技術AR的商務平台實現一對一,那因為大家設想透過方向感知這樣的展示可以做線上虛擬的商展,那會後的確還是需要一對一的交談,所以透過我們的平台實現在會後跟客戶一對一的洽談,客戶可以如實看到產品3D立體化AR呈現,那目前人才這邊除了從技術的優化還有在使用者上經驗體驗,另外就是應用面的各個可能性。

 

同時進入這個計畫一起共創,在今年5G的實際展演也跟各位預告會有各種可能性,那我們在去年是真人的異地同台還有虛擬人的展示,之後可能是混搭,請大家拭目以待。

 

A. 馮營運長:在商業媒合上面帶來很多幫助,在計畫的場域或是計畫的想法我們會參與到比較多的討論,很實際地來說如果我們沒辦法參與到實證規劃面的時候,從應用端上面來講的話我們能夠做出來的東西是有限的,現在也蠻幸運的是能夠跟很多團隊有進一步的交流,甚至可以跟業主討論調整運用,我們希望在短時間之內可以讓大家看到,其實應該明年初左右,在高雄就會有一個5G的試驗的實證可以讓大家體驗。

 



0則留言
需登入才能查看留言!
最新發表
5G技術應用於AR/VR之發展與應用可能性
5G技術有著高頻寬、低延遲、大連結的特性,提供生活更多元的可能性。在頻寬速度上的大幅提升、網路延遲時間僅1毫秒,讓各種智慧家電、商務運用有更多發展性。過去AR/VR虛擬實境應用常受限於網路速度,在發展上碰到許多阻礙與困難,且需花費相當大量的網路數據流量,容易產生延遲,以及造成相關使用者體驗上感受不佳的問題。現在,透過5G技術的進步,應可大幅提升相關AR/VR的各種產業應用發展可行性,對於新創團隊說不僅可運用在遊戲之開發,也可因應目前疫情所產生的遠距辦公、遠端操作、工廠機具操作等,提供更多面向之應用服務,希望可以再提供團隊在5G應用上更廣闊的想像及未來願景。
5G技術應用於零售業系統開發實例
台灣現今多數零售商店,如統一超商、寶雅、杏一等,進行品保查檢時,職員皆採用土法煉鋼的方式來一一查看所有商品的保存期限,再將商品保存期限抄寫下來,整個過程需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因此本團隊設計了一個基於影像辨識技術而成的品保查檢系統。本系統藉由影像辨識技術,將商品及保存期限登錄至系統中,透過5G網路高頻寬、低延遲的特性,能即時運算標示出已逾期或者快逾期的商品,使職員可以快速得知何處有逼近品而需注意。在系統運行期間也將提醒職員有哪些逼近品尚未挑揀,更能針對逼近品的種類及數量進行統計,協助門市對於存貨數量更加精準掌控,進而降低商品報廢的數量及品保異常的機會。期望透過本系統的協助,改善查檢品保的執行效率。
5G於防救災及消防等場域之應用
隨著5G科技應用技術日趨成熟,以高頻寬、低延遲、高可靠度之資通訊傳輸支援防救災業務得以具體實現。茲針對5G在防救災方面,應用於消防救護車輛動線規劃、特種搜救、救災模擬演練等情境與各位先進做分享交流。 有鑑於消防車、救護車輛為救災需要冒險穿越十字路口,可能使正常行駛的車輛反應不及而發生事故,所以消防車、救護車輛救災途中,必須配合控制交通號誌讓消防車、救護車輛優先通過。透過5G通訊可運用於智慧交通,於消防車輛及交通號誌建置智能交通控制系統,當消防救護車輛受命前往救災之時,交通號誌可配合開闢一條綠色快速道路,有效率地安排車輛動線使消防救護車輛可快速安全趕往災害事故現場,減少人民生命財產損失。 在特種搜救方面,於惡劣的搜救環境中建立直覺且簡便線上即時資料傳輸,讓搜救人員得以有效紀錄及上傳搜救歷程,並以系統自動建立搜救歷程時間軸以利研判搜救方向尤其重要。目前搜救系統資訊整合有待加強,未來可透過5G通訊傳輸強化現場搜救員影像數據、人員移動軌跡等上傳效率,掌握現場現況與人員位置,避免資訊混亂無法有效整合搜救資訊。相關資訊除可提供現場救災團隊、後端指揮中心緊急救難之用外,亦可提供即時且最新的防災資訊給周圍地區的民眾或相關團體,以達成災防資訊傳遞共享之目的。 有關消防救災人員培訓方面,為加強消防作戰安全訓練,須模擬更多樣態的災例以訓練消防人員災時應變能力,透過5G傳輸可整合實體演練與指揮官情境訓練影像,藉由建構VR虛擬實境模擬多元救災安全學習情境,增加救災訓練場景變化性與學習成效。除加強各項防救災技能訓練外,為強化複合式災難救災安全意識及判斷力,亦須建立跨域兵棋推演訓練試驗場域,藉由引進創新技術與影像系統進行指揮訓練,模擬總指揮、安全幕僚、情報幕僚、後勤幕僚及傳令幕僚等指揮系統角色,提升受訓人員應變觀念、決策及處置方式。 未來5G技術在防救災應用,預期主要在於有效整合運用救災資源,優化救災流程與提高災害防救效能,培訓防救災人才等,臺灣長期面臨許多不同類型天災的挑戰,若能善用5G創新技術,致力於災害防救科技之研發以建置更完善的防救災緊急應變系統,將可提升整體防救災能量以保護全國人民安全。 參考資源:內政部消防署及相關計畫等

熱門發表
5G跟4G差異到底是甚麼?
4G到5G意謂著進到了下一個Generation,但字面上卻完全不知道哪些東西增強了,或甚麼樣的技術力提升導致了它被定義成下一個世代。 想問一下,4G進到5G是哪些項目的變更或增強所定義出來的?
5G小基站的硬體費用會有多高?
小基站在5G網路的架構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它會用到的關鍵零組件是什麼?費用和佈建成本又要怎麼來估算呢?
天線射頻封裝技術於5G的重要性?
想請問這封裝技術有什麼重要性,還有多少種類的封裝呢?

瀏覽人數:842
回上頁   回首頁
瀏覽人數:0
回上頁   回首頁